“对于读者来说,成为基础的 东西,不是本人所经历的精 神上的体验,而是,已 经促成的影响(或效果)会或多或少地被每一个道德适当、公正、自由的人们
去探讨。正是这些影响构
成了我的总体现象。”——摘自玛蒂鲁斯第四本小册子第20章:关于我的使命的诞生
|
丹麦宇宙学家玛蒂鲁斯的生平和使命 玛蒂鲁斯从1890年到1981年生活并住在丹麦。他因自己的有关精神科学著作而闻名,这些著作总体称为《第三圣约书》。 关于他的生活报道说:一个生活 在北日德兰岛的一个贫穷的、没读过多少书的乡村小镇男孩,悄 然地生活着,直到30岁。那年,他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意识改变过程,这使他成为一个有能力来描述那有关总的精神科学的宇宙观的人。此后的 近60年期间,他一直为阐述和介绍这个宇宙观工作。这个宇宙观被命名为“玛蒂鲁斯宇宙学和玛蒂鲁斯精神科学”。 他在题为“关于我自己、我的使命及其含义”演讲中介绍了他自己的生活历程。 私生子——贫穷的生活条件和有限的学校教育 母亲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他在莫斯克瓦日附近的叔叔和姨妈家作为养子长大。当时养父母之前已有11个孩子,很努力工作。玛尔蒂鲁斯谈起他们总是称他们为仁爱的人,尽管他们生活卑微,但总是为他创造一个温暖和可依靠的生长环境。他和自己的亲生母亲只有着有限的接触。她在他11岁时去世. 在这个当地的乡村小镇学校,只教育有限的赞美诗句、问答、地理、算数,有时还教一点丹麦历史和自然历史。夏天的半年,一周教6小时。冬天的半年,一周教30小时。家里经常缺少可供他阅读的资料,因为没有经济条件买书和杂志。玛尔蒂鲁斯说,但他从他自己的母亲那里继承了旧的家庭杂志,这些是他唯一可以阅读的东西。 作为“私生子”的玛尔蒂鲁斯曾被当地的牧师确定为永远不会成功的人,但,他不能相信这个定论。当时,玛尔蒂鲁斯个性上已经有了接近上帝的品格。他说,如果一个苍蝇即将淹死在牛奶里,他就会尝试拯救它——只是他还没能想到:在他需要时,上帝会帮助他。 |
|
做实际工作的年青时代
但玛蒂鲁斯渴望着能够在自己的生命中获得更多的认可(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不只是坐在办公室,整天写着数字。在后来的一个转变的时期里,他感到自己被一种想法所牵引——成为一个传教士,但他又放弃了,其原因之一是他不能使自己与当时的许多基督教教条达成和协。但这种情况很快地表明,玛蒂鲁斯已经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生命的使命。 |
“对于读者来说,成为基础的 东西,不是本人所经历的精 神上的体验,而是,已 经促成的影响(或效果)会或多或少地被每一个道德 适当、公正、自由的人们
去探讨。正是这些影响构 成了我的总体现象。” (摘自玛蒂鲁斯第四本小册子第20章《关于我的使命的诞生》)
|
30岁时的宇宙意识
“我所经历过的那宇宙之火的洗礼,以及(如果我在这里不进入更接近的分析的话)在我自己身上触发的完全新的感觉能力,使我有能力——不是一瞥的,而是处于永恒清醒的日常觉知状态的——感知所有存在于物理世界后面的精神力量、看不见的原因、永恒的宇宙法律、基本能量、基本原则。存在之谜对我已经不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我已经了解了宇宙生命,已经了解了上帝的创造原则。”(《生命之书》第一册,21节) 玛蒂鲁斯将他在30岁时达到的这种全新的觉悟的状态,称作为“宇宙意识(宇宙观)”。具有这种宇宙观的前提是具有高度发达的直觉能力,这是所有人类迟早都会发展达到的。 为宇宙观而做的工作
他的使命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指明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在未来时代的发展形式,这些形式将等同于智能化(科学化)的现代人的意识水平。因此,他称自己的全部作品是具有智慧的基督教作品,并以《第三圣约书》为总名称。他将不同的科学知识和宗教思想,结合成一个他预测在人类未来发展中将会构成一个基础的新的精神科学领域。 |
“我已经达到并发展了的能力,只是我之前所有的人所达到的,以及我之后所有的人将要达到的,绝对地没有一个例外。” (摘自《赋有智慧的基督教》第五节)
|
没有个人崇拜的伟大个性
玛蒂鲁斯住在玛蒂鲁斯学院二楼的一个小的公寓里直至1981年去世。但,他的事业仍然继续进行,并且一直获得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人们持续增长的兴趣和心灵索求。
|